【成语名字】不知所云
【成语拼音】bù zhī suǒ yún
【成语释义】指言语紊乱、空泛。形容人说话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无伦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成语出处】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不知所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成语用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不得要领、语无伦次、吞吞吐吐
【反义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提纲挈领
【成语寓意】
《出师表》中诸葛亮所写:“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只是自谦的说法,并不是诸葛亮真的写的语无伦次。成语告诉人们, 说话要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着边际、毫无逻辑,那么即使说再多也很难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活学活用】
⒈“孤志多感,重恩难忘。顾瞻门馆,惭恋交会。伏纸流涕,不知所云。”——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⒉“而且删掉的地方,还不许留下空隙,要接起来,使作者自己来负吞吞吐吐,不知所云的责任。”——鲁迅《花边文学序言》
3.“法官当然是吓得不知所云,但是他的话既经说出了口,也只好眼巴巴地望着亨顿出狱了。”——邹韬奋《萍踪忆语》
⒋“思想是主心骨。如果没有这个主心骨,那个作品也就变得松松垮垮不知所云了。”——秦牧《散文创作谈》
⒌她的发言逻辑性太差,让人听了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