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败军之将的成语故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5 18:17:36    

【典源】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释义】指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自嘲或讽刺失败的人。


西汉初年,汉王刘邦采用了大将军韩信的计策,暗度陈仓,攻取了秦国的故土汉中地区(今陕西一带),具备了向东出击,同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实力。随后,刘邦从关中一路东进,在今河南、安徽一带,同项羽展开了持久战。同时刘邦派韩信带领一部分人马,继续向东,进击赵国。要攻打赵国,他们必须经过井陉口。赵国的谋臣李左车向主将陈余献计说:“韩信一路乘胜而来,其锋芒锐不可当,想一举攻下赵国。井陉这条山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他们向前不能进,向后不能退,用不了十天,韩信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可陈余却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士兵已经极其疲惫。正面迎敌,必胜无疑。”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谋。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两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韩信十分欣赏李左车的才干,传令全军,不要杀害李左车,有能活捉的赏给千金。李左车被押送到军营后,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上坐。并向他请教说:“我要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怎么办才能成功呢?”李左车推辞说:“我听说‘打了败仗的将领没资格谈论勇敢,亡了国的大夫没有资格谋划国家的生存’。而今我是兵败国亡的俘虏,有什么资格与您商议大事呢?”韩信笑道:“先生不必客气,如果赵王听了先生的话,那么‘败军之将’就是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