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还有3天,也就是2月4日,立春就要来了。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里的春,就是指立春。
老话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到了,万物复苏,冬季过去,春季悄悄来临,人们开始下地干活,意味着新的开始。
在我们国家,有很多地方,在立春这一天,都有“三春”习俗,那么三春指的是哪三个呢?接下来,我就详细跟大家讲一讲。
02
第一个:卷春。
卷春的意思,就是“吃春饼”。春饼,又称荷叶饼,是一种面粉烙制的薄饼。
在立春这一天,人们会用烙好的春饼,卷上豆芽、葱、还有一些新鲜蔬菜,再加上酱料一起吃,象征着把春天的气息都吃进去,新的一年才更加有力气努力干活。
人们在这一天吃新鲜蔬菜,一来是为了预防疾病,二来也有迎接新一年的意思。
我老公的老家东北,每一年的立春,每个人都得吃一个春饼,寓意新的一年,更加拼搏,更加有精神。
第二个:啃春。
啃春的意思,就是吃胡萝卜。胡萝卜啃起来,干脆利落,味道清爽,能顺气,能防病,象征着新一年能够顺顺利利,干活都更有劲。
啃春在很多地方,又被人们称为“咬春”。在立春这一天,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啃一口萝卜,寓意来年顺顺利利。
古代人们,还专门为啃春做了一首诗,名叫做《咬春诗》,诗里面写到:“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
在古时候,咬春习俗是非常浓厚的。现在没以前浓了,但是很多地方,依然有这样的传统。
第三个:打春。
打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打春牛”。在古时候,人们在立春这一天,会折一根柳条,在牛的背上鞭打几下,一来是为了让牛在春耕的时候,能够更加卖力,二来也是等于在鞭策自己,新的一年要更加努力奋斗。
后来,人们家里没养牛了,就会用柳条,轻轻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打几下,寓意孩子来年能够用功读书,早日成人成才。
因为如今很少有人养牛了,所以在一些村里,人们在立春之前,会用泥土,塑一头牛,命名为春牛,然后在立春这一天,选一个人用柳条鞭打春牛,寓意新的一年,村里的人都能够努力奋斗,充满精神。
03
古代人们常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这一天,是人们新一年的开始。上面提到的三春,是人们在立春会做的事情,这些习俗,象征着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期待与愿景,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立春要来了,冬天就要过去了,万物复苏,新的一年正式起航,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奋斗,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