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职业学院(Weihai Vocational College)是一所由威海市人民政府举办,并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2009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年09月26日,学校被评为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威海职业学院的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58年,2000年10月,威海教育学院、威海广播电视大学、威海市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威海职业学院;2004年9月,威海职业学院与威海市技术学院合并,实行一个学院两块牌子。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0年4月22日经威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批准威海职业学院单位名称变更为: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技术学院)。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固定资产11.14亿元。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占地3048亩;设有14个教学系部,开设56个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2016人,教职工1230人
威海职业学院(12张)
1982年10月,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威海市辅导站创建。
1985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威海市辅导站更名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威海分校。
1988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威海分校改建为威海市广播电视大学。
威海市工业学校
1984年10月,威海市职业技术中学创建。
1986年12月,威海市职业技术中学更名为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988年5月,增挂威海市工业学校牌子。
1988年6月,威海教育学院(筹)创建。
1993年4月,威海教育学院(筹)去筹成功,正式创建威海教育学院。
1998年8月,威海市广播电视大学与威海教育学院合并。
1958年8月,山东省劳动厅威海工业技术学院创建。
1959年5月,改建为威海市工人技术学校。
1960年1月,改建为威海市劳动局技工学校。
1966年2月,改建为山东省劳动厅半工半读机械学校威海分校。
1969年,山东省劳动厅半工半读机械学校威海分校停办。
1973年7月,山东省劳动厅半工半读机械学校威海分校复校并更名为烟台地区威海技工学校。
1982年3月,威海技工学校更名为烟台地区劳动局第二技工学校。
1984年2月,更名为烟台市劳动局威海技工学校。
1987年12月,更名为威海市技工学校。
1995年1月,更名为威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2年12月,更名为威海市技术学院。
2020年4月变更为: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技术学院)
2000年10月,威海教育学院、威海市广播电视大学、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为威海职业学院。
2004年5月,威海市技术学院并入威海职业学院。
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被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
2009年,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验收,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7年09月26日,学校被评为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0年8月,加入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
2023年12月17日,授牌全国服装数智化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初村北海威海市科技新城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设有14个教学系部,开设56个专业。
教学系 | 专业名称 |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药品生物技术、应用化工技术、 化妆品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药品质量与安全(原药品生产技术) |
机电工程系 |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3+2)专本连读、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3+2专本连读)、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信息工程系 | 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 软件技术(“3+2”分段培养)、通信技术 |
建筑工程系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风景园林设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
交通工程系 |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营销与服务 |
艺术设计系 | 服装设计与工艺、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 |
经济管理系 | 金融管理、统计与会计核算、国际商务、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 |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 空中乘务、健康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餐饮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 社区管理与服务 |
国际商务系 | 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 |
参考资料: |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1230人,长年聘请的合作企业兼职教师400多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5%,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全国技术能手2人,省首席技师5名,省技术能手4人,省级技术技能大师2名,省级青年技能名师3名。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10个,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品牌特色专业12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64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
类别 | 名称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王亚盛 |
省级教学名师 | 许崇岫、赵锦强、刘华、王祖莉、戚晓霞 |
序号 | 教学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所在系部 | 级别 | 年度 |
1 |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 王亚盛 | 信息工程系 | 国家级 | 2008 |
2 | 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 | 董先智 | 机电工程系 | 国家级 | 2009 |
3 |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 | 戚晓霞 | 工业技术系 | 省级 | 2009 |
4 | 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 | 王祖莉 |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 | 省级 | 2010 |
5 | 服装设计专业 | 徐春景 | 艺术设计系 | 省级 | 2011 |
6 | 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 | 隋秀娟 | 经济管理系 | 省级 | 2012 |
参考资料: [14] |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建有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退役士兵技能教育培训定点机构等62个培训基地。建有“非遗学院”“新闻学院”等6个跨专业书院。建有海大航海学院等3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有18个校企地合作二级学院。跨专业成立组建42个卓越工匠班。
截至2018年12月,威海职业学院共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1个,校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省级精品课程64门。2015年,该校省级教研项目《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类别 | 名称 |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 | 餐饮管理与服务、应用电子技术、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韩语、商务英语、商务日语 |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市场营销、餐饮管理与服务、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服装设计、应用韩语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表面贴装工艺设计与管理、汽车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机械制图与测绘、汽车空调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系统检修、韩语视听说、平面矢量图像设计与制作、工业网络组态构建与运行、制造业成本核算实务、立体裁剪、综合韩语、酒水调制、餐厅服务与管理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餐厅服务与管理、机械制图与测绘、综合韩语、汽车空调系统检修、汽车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立体裁剪、工业网络组态构建与运行、制造业成本核算实务、韩语视听说、平面矢量图像设计与制作 |
类别 | 时间 | 名称 |
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 | ---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2011级学生岳书豪获得数控装调第5名的成绩,被山东省政府授予2015年度“山东省技术能手” |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 --- | 中餐面点、服装工艺两个赛项获得一等奖,船舶主机轴系安装与维修、工业机械人技术和中餐热菜三个项目获得二等奖,服装设计、船舶主机轴系安装与维修和宴席设计与制作三个赛项获得三等奖 |
--- | 2015年 | 学生的竞赛成果被收录到《精彩纷呈-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图册 |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7项。
时间 | 名称 |
2020年4月 | 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
2021年 | 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
时间 | 名称 |
--- | 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学校校园文明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文化单位先进保卫组织集体二等功、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6名、山东省第3名、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2021年7月 | “威海职业学院综合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
2022年2月 | 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 |
学校坚持科研工作日常化、产品化、草根化,联合企业搞应用性技术研究,建设了4个市级研发平台和8个院级研发中心,把科研工作聚焦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近两年完成校内课题1262项,企业技术项目67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2565万元。
数据截至2019年7月,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育人成效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等荣誉称号,2019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10个、骨干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品牌特色专业12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64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
2020年7月,该院高技术船舶产业化公共实训基地入选2020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名单。
据2016年3月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威海职业学院图书馆共有纸质中外文藏书128.73万册,报刊合订本2万余册,中文期刊652种,报纸57种,电子文献折合300万册;并实现了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书馆馆际间的合作。
《威海职业教育》创刊于2015年,是经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由威海职业学院主办的文理综合类学术性刊物,准印证号为鲁连内资第K1012号,主要刊发教学改革、技术应用、校企合作与产学研、院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应用性研究为主。
学校与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成立了中俄职业技能生成教育联盟等7个组织。中国-乌克兰科技创新研究院威海分院、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国际经济贸易培训中心即将落户学院。
校徽
威海职业学院校徽由相互联接的手构成齿轮,同时又是两个相互嵌入的三角形。中间为WHVC和1958字样。
两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知识之手和技能之手,六只手代表了学校创立之初的六个系部,手的形状是字母V的变体,两只手加在一起是字母W的变体,三只手是字母C的变体,将学校的英文简写WVC融入到校徽当中。
修德强能、严谨精细、经世致用
修德强能:德为治校之本、立身之基,“修德”是对师生也是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强能”即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充分体现出该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
严谨精细:“严谨”是一种工作作风,是一种为人的品格。做人、做事、做工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精细” 就是精益求精、认真细致。古人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细节决定成败,1%的疏忽可能会导致100%的失败。
经世致用:“经世”是我们回馈社会、造福他人、影响世界、成就自我的人生价值与目标所在。“致用”包含教以致用、学以致用,这是教和学的目的。
时间 | 名称 |
2022年4月29日 | 确定威海职业学院为首批山东教育系统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