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可以通过地图信息指挥飞机,飞行员可以通过目视操纵飞机。然而,当大雾降临机场,能见度下降到600米范围以下时,机场会启用低能见度程序(LVPs,Low Visibility Procedures)。这些程序的启动确保机场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处理飞机在地面上的移动,以确保安全运行。
雾天飞行情况下,最复杂的问题并不是起飞或降落,而是飞机滑行时。在大雾天气下,飞机必须滑行到比平时更远的等待点,以便起飞时保持最大距离。这意味着飞机可能会前往CAT2或CAT3等待点,而不是通常的CAT 1,要比正常的等待点增加100多米。
扩展知识:CAT 1,CAT 2,CAT 3,指盲降种类I,II,III。盲降的作用是在天气恶劣、能见度低的情况下给飞机提供一个可靠的进近着陆通道,以便让飞行员掌握位置、方位、下降高度,从而安全着陆。根据盲降的精密度,盲降给飞机提供的进近着陆标准不一样,因此盲降可分为I类、II类、III类标准。
在雾天下,飞机滑行到跑道的过程更加复杂,因为在低能见度期间进入活跃的跑道可能会导致灾难。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飞行员会选择在大雾天气取消滑行,并向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求助。
当飞机成功到达跑道后,它必须再次评估能见度状况。每种机型和机场都有起飞所需的最低能见度要求,而跑道的不同点对能见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只有飞机在跑道上满足所有点都达到最低能见度的标准条件下,飞机才能起飞。
此外,雾天情况下,在飞机完全离开地面前,跑道必须保持完全畅通。也就是说其他飞机的正常进场和离场程序会被推迟,造成整体机场交通的延误。
在低能度条件下,飞机着陆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根据飞机机组论坛网友介绍,由于人工着陆所需的最低能见度为550米,飞行员必须依靠自动驾驶仪着陆。为了在能见度低的地方着陆,机场必须有较高水平的仪表着陆系统(ILS,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s)。
扩展知识:仪表着陆系统实际上是盲降系统的官方名称。仪表着陆系统能在低天气标准或飞行员看不到任何目视参考的天气下,引导飞机进近着陆。
一旦空中交通管制放行着陆,飞行员打开自动着陆与跑道对齐并完成着陆,同时密切注视系统运行情况,确保一切顺利。盲降进场通常先是下滑到大约3000英尺,斜向接近机场。输入指定跑道的通讯信标频率后,开始导航。当飞机成功捕获到仪表着陆系统的信号后,自动驾驶的方向导航开关会自动关闭,自动进场。当飞机对准跑道之后,飞机会自动下滑。飞行员只有在飞机着陆后才重新控制飞机,施加反向推力和刹车,完成飞机的着陆滑行。与起飞一样,在这个过程中跑道需要保持空旷。
总的来说,机场和航班在低能见度下的运营将会变得非常困难。高风险意味着严格制定的程序和规则,大大降低了出行速度。同时,所有的飞行员和空管人员都会定期进行低能见度训练,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