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万圣节是什么节日(万圣节不是“鬼节”,万圣节来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5 09:24:57    

“不给糖就捣蛋”这是我们熟悉的万圣节“经典台词”,电影里经常出现。也是我们认识西方节日的开始。那些人装神扮鬼,好一台大戏,玩得好嗨皮。甚至扮鬼吓人。所以,我们觉得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

这个观点是不正确。万圣节的日期也不是10月31日,而是11月1日才是万圣节的“正日”,而我们传统认识里的10月31日被称为“万圣节前夜”,也是整个节日的高潮。万圣节的活动要从10月31日晚上一直到11月1日一整天。这有点像我们的春节。我们的春节是“大年初一”,但三十晚上除夕夜才是“重头戏”,阖家团圆吃年夜饭的大日子。

和我们的春节一样,万圣节最开始也是庆祝季节的“节日”。是秋季结束,冬季来临的庆祝活动。这一天也是死去人的魂灵投生人间的唯一日子,人们为了不让鬼魂找到自己,把灯熄灭,装扮成鬼魂的样子,希望融入到它们的行列,使自己不被认出来,从而不会被鬼魂带走。这就是人们在万圣节装扮鬼神的“原始起因”。后期,渐渐演变成全民嗨皮“扮酷”的一个节日。

万圣节另一个元素符号是“南瓜灯”。一种说法,南瓜灯刻画上“鬼脸”,点亮之后用来驱鬼的;另一种说法是,鬼魂点亮灯让人跟着走,人们为了嘲讽鬼魂,在南瓜灯上刻上嘲讽的表情,意思说:哼,哪个傻瓜才上你的当!

中国也有鬼节,就是阴历七月十五的“盂兰节”,传说这一天所有的鬼都会从地狱出来。另外,清明节和寒衣节也是祭祀先人的,也可以算是“鬼节”。

中国人,尤其年轻人,近些年很喜欢过洋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是中国年轻人必过的“三大节日”。商家也趁机大肆宣传,开发节日经济,赚得盆满钵满。可惜了年轻人的口袋,干净得比脸都干净!但节还是要过的,尤其是有女朋友的男孩子,硬着头皮也要过。

今年最火的就是火上天的“上海万圣节COS大赏”,群魔乱舞,各式装扮。有装扮成李佳琪、那英的,还有装向太、关晓彤的,纷纷上了热搜。

年轻人往往不太热衷过“中国传统节日”,甚至有些排斥。无非是回家吃顿饭,接着听父母唠唠叨叨,不是“催婚”就是“催生”,然后是亲戚间的互相攀比和吹牛……让年轻人感到压力和烦躁。所以,他们选择洋节来释放压力,缓解情绪,让自己从另类搞怪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快感”和心灵的自由。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国

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大家都不过了,年轻人都不过了,怎么传给下一代,如何继承发展?更何谈“薪火相传”?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需要大力宣传推广,需要节日气氛,需要假期的扶持。现在除夕都不放假了,更何谈对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