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又叫兰花豆、胡豆、罗汉豆,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
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说:“蚕时始熟,故名。”即蚕豆成熟收获的时节正是开始养蚕的时候,所以叫蚕豆。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则在《食物本草》中说:“豆荚状如老蚕,故名”。所以之所以叫蚕豆是和蚕脱不了关系的。
虽然历史悠久,但在我们那地位好像一直不如其他豆,而且做法也很简单单一。
蚕豆炒鸡蛋都很少做,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和咸菜一起烧作为早晚两餐的配菜。更有可能连咸菜都没有,直接水煮蚕豆放点油盐了事。
蚕豆制品还是有几样很有名气的,比如上海城隍庙五香豆,还有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的茴香豆。
但这些不是太具地域性就是很难寻,自己做也不一定做这两种,所以还是比较推崇重庆的著名小吃怪味胡豆。
虽然是重庆小吃,但逛超市就能拿二袋,怪味胡豆集酥、麻、辣、甜、咸、鲜为一体,风味独特而又老少皆宜。
可以说川渝人民对蚕豆的食用做出来巨大的贡献,重庆有怪味胡豆,四川人则更胜一筹。
我们厨房中经常用到的,有川菜灵魂之称的郫县豆瓣酱,其发酵的主要原料就是蚕豆,豆瓣豆瓣其实就是蚕豆瓣。
小时候爸妈通常不会让我们一次吃很多蚕豆,因为吃多了容易放屁。
蚕豆中含低聚糖,它在体内很难被消化吸收而是会被酷爱甜食的微生物盯上,经过发酵形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这些气体散布在肠胃中最后以放屁的形式排出体外。
蚕豆病是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导致的一种遗传病。人体因为缺乏这种酶当红细胞碰到氧化性的物质,就会遭到破坏。
而蚕豆中有含有氧化性物质,当体内缺乏酶患者吃蚕豆或者蚕豆制品时就容易引发溶血性贫血,特别是三岁以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
但也不需要太过担心,蚕豆病的发生率并不是太高。